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673节

大明话事人 第673节

  偏偏林泰来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底蕴,没有足够成熟的门生,也没有已经步入中高层的同年。
  他手里没什么可用的三品左右档次的大员,可能连可靠候选人都凑不齐。
  这也是林泰来目前所面临的大难题,想打擂台都推不出人选。
  总不能幼稚到以为,兵部左侍郎石星积极筹办文坛大会,工部右侍郎衷贞吉通过董其昌传话表露结交姿态,就认为他们两人可靠了吧?
  说实话,就连王天官在逆风局里到底能否可靠,林泰来都不敢打包票。
  毕竟王天官当年数次在文坛大会上遭受逆风局时的拙劣表现,给林泰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泰来刚想到文坛大会,就听到王天官恰好也说起文坛大会:
  “兵部左侍郎石星问过我,本次文坛大会要不要延后?”
  “为什么要延后?”林泰来反问道。
  王天官觉得林泰来这是明知故问,还是提醒说:“现在形势如此……不明朗,很多参会之人的心里难免要打小算盘,如果场面上太难看,还不如不办。”
  王天官的意思是,先前很多人想要参会,都是冲着你林九元来的。
  如果你林九元实力下滑了,只怕很多预定参会的人就不愿来了。
  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会缺少积极趋炎附势、趋利避害之人。
  林泰来不容置疑的说:“文坛大会按照预定日期,正常召开!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平常状态下,很难有探测人心的时候。
  我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人预定了参会却又不来!”
  王天官脸色有点不自然的说:“要不然,九元你去向申首辅服个软?
  申首辅肯定不至于将你斩尽杀绝,你只要跪的快,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林泰来无语,刚才他心里还在琢磨,王天官这性格不适合逆风局,没有那种韧劲。
  结果没几句话,王天官的软弱性果然就暴露了。
  “你害怕了?”林泰来反问说。
  王天官确实有点被首辅吓住了,首辅对人事的强力干涉,让他想起了反反复复的阁部之争。
  每当内阁企图直接插手外朝事务时,吏部就要代表外朝,抗衡内阁的侵袭。
  可是王天官觉得,自己根本打不过火力全开的申首辅啊。
  申首辅在内阁已经有二十年,当首辅也将近八年,自己才入京一年,拿什么底蕴打?
  原本还有高大的林泰来挡在前面,但如今林泰来和清流势力一起被首辅打,而且林泰来的户部尚书亲友也没了。
  已经失去了户部尚书的林泰来承受不住再失去吏部尚书,所以不敢骂浑身充满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王天官,只能哄着解释说:
  “你放心,我又没倒下,只要有还在,你就可以安稳!
  就算我们求和,也要先展露出实力,不然拿什么求和?”
  王天官恍恍惚惚,感觉这辈子第一次被林泰来如此尊重。
  这是不是变相说明,林泰来真的虚弱了?
  林泰来又尽力打气说:“再说这不只是首辅越权,而是阁部之争,我们都支持老冢宰你!
  况且阁部之争是很敏感的问题,申首辅终究也不敢太过分!”
  王天官再次无语,明明是你和清流党人被暴怒的首辅一起打,怎么就成了阁部之争?
  只能说,你林泰来是会找词条的。
  王司徒丁忧的话题,一天时间就成为京师官场的热点。
  不只是因为王司徒这个户部尚书官职极为重要,还有王司徒和林泰来关系特殊的缘故。
  林泰来快速崛起,除了自身素质原因,外界条件也不可或缺。
  一是早早与王家联姻,让林泰来背景有了王司徒这个最稳定的基石。
  别人无论如何对待林泰来,都要把户部尚书考虑进去。
  二是因为有申首辅完全包庇和纵容,林泰来可以将自身实力十倍放大。
  有了这个最高层保护伞,往往就能让林泰来遇事先立于不败之地,可以放开手脚做事。
  但是现在这两个原因都失效了,林泰来的成功之路瞬间消失大半。
  有些人便据此断言,如果没了户部尚书这个基石和来自首辅的完全包庇,万历十九年的林泰来只怕要倒退五年,退化成万历十四年的林泰来。
  至于万历十四年版本的林泰来强不强,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寒酸的文坛大会
  下班后,林泰来又去了王府,但王司徒已经走了,半刻也不肯多留。
  此时在府中,主人家只剩下王象蒙和考满到京待选的王之都了,这两人都不用回老家守制。
  看着空荡了很多的府邸,王象蒙很感伤,对林泰来叹息道:
  「昔年我和两位伯父、小姑母都在这里时,何等充实热闹,现在却只剩我了。」
  然后他指着王之都说:「让小叔父留京如何?」
  林泰来答道:「需要用人的地方实在太多,我再想想。」
  王象蒙又说:「我有预感,二伯父这次返乡,以后未必还愿意再回京师。
  毕竟等二伯父守制完毕时,年纪也有六十八了,二伯父本身也不是极为争强好胜的人,自觉人生圆满可能就不折腾了。」
  就这么白白丢了一个户部尚书,林泰来虽然郁闷也莫可奈何。
  大约在朝堂里混,总会遇上这种事情的,说不定哪个正要发力培养的党羽就丁忧了。
  比如申首辅提携的沈一贯,如果不是沈一贯丁忧在家,去年赵志皋还未必能入阁。
  当时林泰来心里还幸灾乐祸,结果今年就轮到自己郁闷了。
  这个时候,申用懋正在家里苦苦劝说突然暴躁起来的老父亲。
  「父亲应当听说了王司徒丁忧之事,还是尽快收手吧,别把林泰来真的打死了!」
  申大爷也算看得明白,本来林泰来凭借赵志皋加王天官加王司徒这铁三角,还是可以扛住老爹几拳的。
  扛完了后,让暴躁老爹消消气,就可以重新修好,也算是以打促和了。
  但最为稳健可靠、又有实权的王司徒要突然离职,这就让林泰来被动了。
  户部管的是财权,影响力日常无处不在,所有衙门都躲不开。
  失去了户部尚书,肯定会让林泰来的实力变得大为脆弱,挨上首辅全力两拳就怕要碎。
  申首辅回应说:「不必多言,我心里有数。」
  申用懋又道:「李琯那篇奏疏就是胡扯,只望父亲不要中了离间计,否则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申首辅便呵斥道:「休要胡扯!我没有中离间计,难道我连这点小伎俩都看不出?」
  英明神武的首辅怎么可能中计?中计岂不正说明在意那篇奏疏的说辞了?
  申用懋追问道:「那父亲为何动了怒气?」
  申首辅答道:「我只是觉得,林泰来最近送礼的分量少了许多,需要给予惩戒。」
  申用懋:「……」
  申首辅你对自家儿子也这么不真诚了啊。
  现在的朝廷里,同时有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大理寺卿三个九卿级别的一线官职空缺。
  还有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正在风雨飘摇,以及太仆寺卿这个二线里算不错的官职出缺。
  上次出现这种盛况,还是七八年前清算张居正影响的时候。
  这意味着,朝廷一下子出现了非常多的上升渠道,似乎把所有三品、四品官员的热情都撩拨起来了。
  大家连国本问题都不想谈了,全都在琢磨着自己的可能性。
  三品的可以奢望一下尚书,再不济调为大理寺卿也是赚了。
  四品的虽然不会奢望尚书,但是等三品升上去后,不就又有三品位置空缺了吗?
  就在这种朝廷高层全员躁起来的时候,今年的文坛大会「悄然」在京师召开。
  这是近二十多年来,首次在京师召开文坛大会,本该成为一个小热点。
  但很可惜,在最近追求升级加薪
  的燥热气氛下,文坛大会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更别说这是一次仓促召开的文坛大会,又不在文学重地,各地文坛大佬大都缺席了,导致大会本身就先天不足,缺乏星光。
  主会场灵济宫内,林泰来看着到场的三十多人,脸色很难看。
  「时间差不多了,只有这些人?」林泰来不满的对新文盟盟主、吏部尚书王世贞说。
  王世贞扫视着场子情况,淡定的说:「应该只有这些了,预定八十人,能来这么些也行吧。」
  林泰来忍不住又问:「少司马石星
  在哪里?为何不见人?」
  王世贞依然很淡定的说:「似乎没有来?他之前说自己生病了。」
  林泰来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知道这到底是《变色龙》还是《官场现形记》。
  当初就是兵部左侍郎石星对文坛大会最为积极,甚至主动承担了组织工作。
  结果到了大会之日,连石星这主要组织者居然都不出现了?
  除了石星之外,礼部右侍郎李春、工部右侍郎衷贞吉这两位有一定才名的侍郎,原本预定参加文坛大会,结果今天都没出现。
  林泰来讽刺说:「九卿一下子空出了三个,机会实在是太多了。面对这种巨大的诱惑,谁不想试试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