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月行失序> 第126章

第126章

  那个通话的时间点,正是她离家返回晋州的列车开动后不久。彼时,她正望着窗外倒退的风景,试图将家中的纷乱暂时抛在脑后。
  而电话另一端,她的母亲,却将一场情绪的海啸,毫无保留地倾泻给了林知韫。
  这漫长的四十七分钟,林知韫是如何独自熬过那段时间的?
  面对母亲的质疑、指责、甚至可能人格的贬损、辱骂,是低声下气地保证,还是沉默地承受了所有指责?
  她竟然一无所知。
  陶念轻轻锁上屏幕,将手机放回茶几原处。她望着厨房门口那道在烟火气中忙碌的背影,深吸一口气,走过去从背后环抱住林知韫的腰,把脸埋在她微凉的针织衫脊线里。
  林知韫关掉灶火,锅里的余温还在滋滋作响。她转过身来,双手轻轻握住陶念的手臂:“从岚岛回来这些天,你一直不开心。”她看着陶念的眼睛,“是打算一直这样闷着,还是愿意和我聊聊?还是说,你觉得我不能承受,想自己解决?”
  “我妈前几天……是不是给你打电话了?”陶念的声音闷在她肩窝。
  林知韫盛菜的手顿了顿,油焖笋片落在白瓷盘里:“嗯。她好像察觉到我们的事了。”
  “她说了什么?”
  “她不赞成。”林知韫将盘子端到餐桌上,“我能理解。父母都需要时间接受这些事。”
  “她是不是……说得特别难听?”陶念揪住她衣角追问。
  “没有。”林知韫转回来时嘴角有柔和的弧度,“别把妈妈想得那么可怕。”
  “她有什么资格那样说你……”陶念的声音突然哽咽,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
  林知韫立刻走到她身边,轻轻将她拥入怀中,手指温柔地梳理着她的发丝:“怎么了这是?刚才还好好的。”
  陶念在她肩头抽泣片刻,情绪稍缓后,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轻声说:“林老师,当年你被举报的那件事……我都知道了。”
  林知韫的身体微微一僵,扶着陶念的肩膀,柔声问道:“你知道什么了?”
  “是我爸。”陶念说出这三个字时,泪水再次滑落,“是他拍了我的周记本,写了举报信。”
  林知韫原本轻抚陶念后背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陶念仰起泪痕斑驳的脸,一字一句地说:“他因为觉得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又看到我周记本里曾经写过的话,无处泄愤,就做出这种事……而你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林知韫沉默良久,最终只是轻轻擦去陶念脸上的泪水,将她重新搂入怀中。
  随后,她将陶念拉到了沙发上,握着陶念的手,缓缓说道,“因为这件事情,不光是你父亲的事。周记本上的事,我可以自证,但当年有人交上去的,除了你周记本的片段,还有……一些照片。”
  “什么照片?”陶念揉着发红的眼睛抬起头。
  林知韫解锁手机,指尖在相册上停留良久,终于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她将手机递过来,陶念看见四张模糊的照片。
  第一张,高考考场外,她扑进林知韫怀里的瞬间被裁去周围的考生,只剩两个紧贴的身影。
  第二张,也是那天,过马路时林知韫护住她手腕的动作,在长焦镜头里像十指相扣。
  第三张,高考前一天,送药那夜林知韫叩门的抓拍,像是半夜去找独居的女学生相会。
  第四张,陶念当时摔倒在路边,林知韫在医院给她上药,她疼得抓住林知韫衣角,林知韫拍着她的后背。
  陶念清楚记得每个场景的真相,这些被她珍藏的温暖瞬间,在扭曲的镜头下都变成了罪证。
  “你看,”林知韫苦笑着,“他们不需要真相,只需要一个符合想象的故事。”
  陶念的手指悬在手机屏幕上方,指尖微微发颤。那些偷拍的照片,刺得她眼睛一酸。
  “这些……到底是什么人拍的?”她的声音带着不可置信,每个字都像从齿缝间挤出来。
  她抬起通红的眼睛望向身旁的人,林知韫平静的侧脸在灯光下像一尊蒙尘的玉像,陶念突然觉得胸腔里涌起一阵剧烈的疼痛。
  怎么会有人忍心把污泥泼向这样一轮皎洁的月亮?
  难道真应了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可这阵摧折明月清风的风,凭什么来自本该育人的净土?
  “应该与你父亲无关。”林知韫想了想说,“那时高考成绩还没出来,他的动机还没形成。大概率是……当时二十一中的同事。”
  “当时周屿的父亲——周书记,第一时间约谈了教育局领导和校长。他们的核心诉求很明确:必须把火势控制在围墙内。”
  “给我处分其实是种保护。既要堵住举报人的嘴,又得保全学校的脸面。”她看着陶念,继续说,“就像截肢手术,切掉一条手臂,是为了保住整条生命。”
  此刻,陶念才知道,当年那个站在讲台上清隽如谪仙的林老师,在她高考结束后,曾怎样独自蹚过一条布满荆棘的黑暗之路。
  即便在处分通知下达的时候,林知韫仍然在关注大家的高考报考问题;即便流言甚嚣尘上,她仍亲自在校门口为大家发档案。
  后来,林知韫那天出现在ktv的包厢,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她不知何时看到自己腿上的蚊子包,还记得去小卖部给自己买花露水。
  “至于婚事……”林知韫轻轻呼出一口气,“周家出手相助的条件之一,就是解除婚约。这于我而言,其实是种解脱。我本就不愿将这桩掺杂太多利益的联姻继续下去。”
  她的声音又低沉了些:“只是周屿……他始终认为是我单方面背弃了承诺。自尊受挫,加上旁人的煽风点火,那之后他没少在外面散布关于我的种种不堪传言。”
  后来的那段日子,林知韫走在校园里,总觉得走廊阴影里藏着窥探的镜头;她开始无法分辨同事问候的笑容里,是否带着审视与猜忌。
  她还记得,某个清晨,她看到窗台上死去的盆栽,忽然觉得自己的某部分也在枯竭和死去。
  “总之,后来二十一中是待不下去了。”林知韫收回目光,唇角泛起一丝淡淡的苦笑,“当你不知道那双眼睛究竟属于谁,身边的每个人就都可能举着无形的相机。所以我递交了‘西部计划’的申请,去了栖山。”
  她的话音在这里变得轻柔,仿佛被记忆里的山风吹拂着:“那边日子是清苦,经常缺水少电,但夜晚能看见最明亮的星星。白天教孩子们念书,他们的眼中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那几年,心反而是踏实的。”
  陶念拿起林知韫的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操作着。照片传送成功的提示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留着这些做什么?”林知韫的声音带着不解。
  “纪念。”陶念将手机轻轻放回茶几,“纪念我们问心无愧的每一个瞬间。”
  林知韫的眉头微微蹙起:“不要留着这些……”
  “林呦呦。”陶念握住她微凉的手,“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是我当年的任性,是我父亲的偏执,让你承受了这么多。”
  她的话音未落,林知韫却轻轻摇头:“不,是我做得不够好。当年明明看出了你的心思,却没有果断地划清界限。我……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陶念的指尖轻轻抚过林知韫的手背,那上面有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她的声音很轻,却又是那么坚定:“你不要这么想。你没有错,你可以去恨的——恨这个对你不公的世道,恨那些在暗处举起相机的手,甚至恨我父亲,恨我当年的懵懂与迟钝……你有这个权利。”
  怎么会没有恨过呢?
  在无数个失眠的深夜里,她望着天花板问过自己:为什么真心换不来真心?她曾把最好的年华献给讲台,给下每个迷途的学生指点方向;她倾尽心血创立助学基金,却被流言扭曲成敛财的工具。
  这个世界给她的回报了什么呢?
  是档案里的处分决定,是同事躲避的眼神,是学生窃窃私语时那句“听说她喜欢女生、可真是个变态”的揣测。
  她像一株被反复修剪的植物,每次生出新的枝桠,就被更狠地斩断。
  直到陶念带着一身的风雪回到晋州,固执地挤进她冰封的世界。
  这个曾被她小心翼翼推开的孩子,如今长成了能为她挡风遮雨的大树。
  于是那些恨意,突然就消失了。原来只要有一双手愿意紧紧握住她,从前咽下的所有苦楚,都能酿成释怀的甜。
  林知韫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才转过头来,眼底有微光闪烁,“可是,你回来了。”她嘴角牵起一个温柔的弧度,“你选择留下,站在我身边,就足以让我原谅过往的一切。”
  陶念摇头,双手捧住她的脸,迫使她直视自己的眼睛,那目光灼热而清醒:“不,不要轻易原谅那些具体的伤害。该恨的,我们要清清楚楚地恨。但正因如此……”她的拇指轻轻擦过林知韫的眼角,“你要把因原谅而省下的所有力气,用来更爱我。我们要用往后加倍的好日子,去回报从前所有的不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