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柱回到宣州之时,雁萧关的所谓作战计划早已满城皆知。他心下着急,顾不得其他,急匆匆去寻雁萧关。
议事帐内,雁萧关正与明几许对着海图低声讨论,也说起了外面的议论。
明几许收回划过海图航线的手指,笑道,“消息传得倒快,不过也正好,至少宣州人的心暂时算是稳了下来。”
雁萧关点头,语气平淡,“本就是你我灵机一动用来安抚人心的法子,哪能真按照这个来?声东击西的计划,从来成不了大事。”
“更何况,只引几艘倭船出来将其消灭,未免也太过便宜他们。”他顿了顿,目光沉了下来,“焉知其他海域还有没有倭人?不把他们的老巢端了,宣州海域将永无宁日。”
提及此,便不免想起大柱,雁萧关语气多了几分笃定,“此次大柱亲自出马,寻到倭人老巢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大柱他们,雁萧关很是信任,过往操练时,他便注意到大柱手下于追踪隐秘、探查踪迹之道,一直都是行家里手。
到时,他不仅要捣了倭人老巢,还要将他们抢去的货物、船只连本带利夺回来。
正说着,帐帘被掀开,大柱快步走了进来,“王爷,末将有事禀报。”
雁萧关瞧着他脸上急切中带着几丝兴奋的神色,心中一动。
大柱躬身道,“不负王爷所望,末将已寻到倭人老巢。”
雁萧关立即招手让他过来,几人凑在海图前。
“倭人老巢就在东侧群岛,只是没集中在一处,而是分在两座岛上。”大柱指着东侧群岛的两个点位,“先前咱们听说的五艘黑帆快船,都在西边这座岛,正是之前劫掠宣州海船的主力,可末将在东边那座岛的海湾里,还发现了另外四艘船。”
大柱回忆他所见所闻,“这四艘船比黑帆快船更大,船舷上还架着带闸门的铁架子,末将没见过这种样式,看着像是能架些重型物件上去,只是眼下铁架子都是空的。”
雁萧关和明几许闻言,当即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只是眼下不是追究那铁架子用途的时候,两人默契将疑惑暂时按下。
大柱咬牙切齿,“若是咱们只盯着那五艘暴露的黑帆快船,忽略了藏匿的这四艘大船,真打起来怕是要吃大亏。”
闻言,明几许指着海图上两座岛屿的位置,“算上这四艘大船,倭人足足有九艘战船,再加上他们的火器,足以牵制咱们的水师战船。”
雁萧关指尖在两座岛屿间的海域缓缓划过,目光沉了沉,“看来倭人藏得比咱们想的深。”
他转头看向大柱,“倭人数量摸清了吗?那四艘船上有没有动静?”
大柱点头,语气肯定,“东边岛上约有一千五百人,其中两百人看着像是杂役,负责搬运物资、修补船只,剩下的都是正当年纪的壮汉,个个眼神凶戾,看着就心狠手辣。”
“至于那四艘大船……”说到此处,大柱蹙了蹙眉,语气多了几分不确定,“末将瞧着船上有人,但那船看着像是新修的,有些部件甚至没完全装好,岛上的人也只是偶尔上去检查一番。”
雁萧关看他欲言又止的神态,便知他心里藏着猜测,当即道,“你只说你的猜测便是,无需顾虑。”
大柱这才如实说道,“末将怀疑,这四艘大船或许还没修好,暂时没法投入使用。”
听完这话,雁萧关和明几许都未说话,面上神态沉静,显然都在沉思。
片刻后,雁萧关:“既然把不准真假,就得多做准备。”
“却也不得不防。”明几许的声音紧随其后,两人几乎同时开口,语气里的考量如出一辙。
话音落,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这般默契,早已无需多言。
相视一笑后,雁萧关缓缓道,“首先,得保证之后作战时只有一个发号施令之人。”
明几许看向雁萧关,回想起宣州各方的小心思,不免冷笑,“先前同宣怀潮和穆之武说要试验炸药包的威力,只是还未行事,既然作战计划已经泄露出去,不妨就把这出戏唱到底。”
雁萧关挑高眉,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追问,“试验时用改良后的炸药,还是改良前的?”
明几许缓缓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谁知道呢?”
既然要唱戏,姿态便要做足。雁萧关特意将宣州主事的宣怀潮、穆之武,以及各水师统领等人齐聚一处,在宣州城外一处开阔荒地摆好了架势。
几只装满火药的竹管摆在空地上,负责引燃引线的阳巫族汉子守在一旁,却离着远远的,神情凝重,看着格外郑重。
要让看戏的人信以为真,戏绝不能太假。
当初在矿岛时,雁萧关等人用的火药威力本不算大,却能为逃跑添砖加瓦,少不了陆从南灵机一动的法子,把火药装进密密的竹筒里,再引出长引线,远远点燃,借力引爆矿岛关节。
那回火药的威力虽难定夺,声响却格外巨大,配合着矿岛本身的地动石颤,愣是唬住了追兵。
今日试验,雁萧关便让人沿用了这法子,只是将火药悄悄换成了改良前的版本。
众人瞩目下,引线点燃的瞬间,“轰隆”一声巨响炸开,地面都跟着颤了颤,炸开的气浪掀飞了周围的碎石。
远处围观的众人都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
宣怀潮和穆之武看得眼睛发亮,不等硝烟完全散去,就忍不住上前一步查看,瞧见地上凹陷进去的土洞,呼吸急促起来。
几乎在同时,两人扯着衣衫下摆,跑到雁萧关面前,语气急切地鼓动,“王爷,有这等威力的火药,咱们宣州水师和守备军全军出动,再配合神武军,定能将倭人一网打尽。”
两人眼里满是期待,恨不得立刻就传令下去,即刻出兵。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雁萧关不语,被兴奋的众人簇拥着回了营地。
待帐内再无旁人在侧,又有神武军严密护卫在外,他才抬眼瞧了宣怀潮和穆之武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反问,“眼下宣州满城都知道我们那所谓‘引蛇出洞’的作战计划,你们觉得倭人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吗?”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在宣怀潮和穆之武头上,两人面色一僵,对视一眼后,被兴奋冲昏的大脑才渐渐冷静下来,他们竟光顾着激动,忘了宣州眼下根本捂不住消息的近况。
说不定他们前脚为安抚人心透了计划,后脚消息就传到了倭人耳朵里。
想透这层关节,两人额头渐渐冒出冷汗。
宣怀潮率先反应过来,声音透着几分慌乱,“王爷,是我们慌中出错了,都怪我们按捺不住,此番怕是毁了殿下原本的安排。”
穆之武也跟着躬身请罪,脸色涨得通红,“末将思虑不周,还请王爷降罪。”
连一旁侍立的水军将领都吓得低下头,大气不敢出,若是因他们的疏忽误了战机,谁也担不起这份责任。
“不过,这办法倒也不是不能用。”雁萧关话锋一转,缓缓开口。
宣怀潮和穆之武闻言,刚要松口气,却又立刻急切上前阻止。
宣怀潮跨步上前,语气焦灼,“王爷万万不可,倭人既已知晓我们的行动,必然会提前部署,我们若是还按原计划行事,岂不是羊入虎口?”
说着,两人脸色更显沉郁,事到如今,这进退不得的局面全是他们当初考虑不周造成的,若是再让雁萧关冒险,他们更是罪加一等。
雁萧关打断他们的话,眼神锐利,“倭人知晓计划,未必是坏事,他们以为摸清了我们的底细,定会将计就计,在我们预设的路线上设埋伏,咱们也可顺着他们的心思来,把埋伏变成围猎。”
他走到海图前,指尖在暗礁区与东侧群岛之间画了个圈,“他们想引我们入陷阱,咱们就假装上钩,但暗中让人在远处待命,等倭人‘胜利’之时定会卸下防备,到时候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宣怀潮和穆之武听得眼睛一亮,先前的慌乱渐渐褪去。
穆之武忍不住道,“王爷英明,这般一来,倭人的算计反倒成了咱们的机会。”
“关键在于‘虚实’二字。”雁萧关补充道,“今日试验火药的动静,就是要让他们觉得咱们底气十足,只会按‘原计划’来,不会有其他防备。等他们放松警惕,咱们才能一击得手。”
帐内众人这才彻底松了口气,先前因计划泄露而起的担忧,此刻全变成了对战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