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夜间,宣州东侧的海域上,一艘不起眼的渔船正趁着夜色悄悄靠近一片荒芜的群岛。船身贴在岛礁阴影里,大柱带着五名神武军士兵,动作麻利地跳上浅滩,脚下的碎石被踩出轻响,很快就被海浪声掩盖。
第239章
这处群岛大多是光秃秃的岩石岛, 岛上只长着些低矮的灌木,风一吹,枝叶哗啦作响, 透着几分荒凉。
大柱示意士兵们散开, 两人一组,沿着海岸线查探, 自己则带着一名老兵往岛屿深处走,他们已经在这片群岛外围转了两天,今日终于在一处隐蔽的海湾外,发现了新鲜的船辙印。
“军副, 看这个。”没走多远, 东侧的士兵忽然压低声音呼喊。
大柱快步赶过去,只见士兵指着一块礁石,礁石上沾着些黑色的粉末, 指尖捻起一点,凑近鼻尖一闻, 一股熟悉的火药味扑面而来。
“是倭人的火器残留。”大柱眼神一凛, 又在礁石旁仔细搜寻,很快在沙地里发现了几枚零散的铁珠。
“看来离他们的老巢不远了。”大柱低声道, 示意士兵们收敛气息, “都打起精神,跟紧我, 别惊动了对方。”
几人沿着海岸线继续往群岛深处走,越往里走,岛屿的植被越密。走到第三座岛屿的半山腰时,前方负责探路的士兵忽然停下脚步,对着大柱比了个“有情况”的手势。
大柱猫着腰凑过去, 顺着士兵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海湾里,五艘黑帆船正泊在岸边,船帆收着,船身隐在礁石后面,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更让人心跳加速的是,岛上不止有火光,隐约传来的动静中,还有粗嘎的呼喊声,偶尔还夹杂着几声女人的哭泣,断断续续,被风吹得忽远忽近。
“队长,是倭人。”士兵压低声音,手按在腰间的刀上,“要不要现在回去报信?”
大柱摇摇头,目光紧紧盯着海湾里的黑帆船,数着船上的人影,“再等等,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其他船。”
他仔细观察了片刻,确定海湾里只有五艘船,岛上的倭人约莫有六百来个,分散在岸边和岛上的临时帐篷里,手里大多端着那种黑铁管子火器。
“先记住这里的位置,还有他们的巡逻时间。”大柱轻声吩咐。
因着倭患,宣州困守港口,海商不敢出船,渔民亦不敢出海。往日里挤满鱼市的海产断了供,连带着城里的菜价、肉价都涨了三成,街面上的火气一天比一天大。
商户们对着空荡的铺子唉声叹气,一言不合就能同人吵架拌嘴,码头边的渔民们看着停在岸边的渔船,时不时会跟巡逻的士兵起争执,骂骂咧咧抱怨官府没用,连寻常百姓都没了往日的和气,买东西时少给一个铜板都能吵得面红耳赤。
整个宣州像个被晒得发烫的柴堆,就差一点火星就能烧起来。
雁萧关刚至宣州时,宣州人见他带着神武军,又调了赢州战船巡航,心里好歹有了指望,那股子躁动才算勉强压下去。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雁萧关却迟迟不出兵,这火气又重新烧了起来,甚至更旺。
就连宣怀潮和穆之武这等见过风浪之辈,先前都险些压不住焦虑,底下的人就更耐不住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宣怀潮和穆之武从议事帐出来,脸上还带了些轻松神色,难能不惹人注意。
无法从雁萧关那里得到消息的宣州人,时时关注着他们,一见两人神情,便知或许是有了好消息。
宣怀潮和穆之武也没有耽搁,立即召集盟友将雁萧关定下的作战计划大概透露了出去,还多方安抚道,“有王爷在,此番定能一举铲除这群贼寇。”
这话像一盆及时雨,瞬间浇灭了宣州上下快要烧起来的火星子。
只是无论雁萧关还是明几许,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安稳。
他们靠着默契与灵机一动定下的计划安抚人心,可这只能撑一时,若是再出意外,这被压下去的火只会烧得更旺,到时候别说商户、渔民,怕是连宣州的世家大族都会起异心。
毕竟宣州历来商为大,众人现下服雁萧关,全是因为他能解除倭患,能让他们继续挣钱。若是雁萧关没了用处,或是让他们看不到希望,这群人翻脸定比翻书还快。
只是宣州之乱已成定局,消息根本捂不住,倭人本就将宣州海商当成伸手可取的摇钱树,怎可能不在城里安插眼线?
城里稍有风吹草动,消息第一时间便传了出去。
宣州东侧群岛,一处岛屿上,倭人头目捏着密信,粗短的手指将信纸狠狠拍在石桌上,咧嘴冷笑,“这群大梁人倒是会耍些小聪明,真当咱们是傻子不成?”
“大人,他们有战船,有计划,咱们若是真按他们的路子走,怕是要吃亏。”身旁的副手凑上前,飞快扫了眼密信,犹豫着道,“要不……咱们先撤回去,待风头过后再来?”
“撤?”头目一屁股坐回木凳上,大摇大摆靠在椅背上,语气满是不屑,“咱们当初选宣州船队下手,可不是为了抢这点东西就灰溜溜回去的。”
他伸手摸了摸桌上放着的火器,指尖在冰冷的铁管上摩挲,眼神里满是贪婪,“宣州海商是出了名的豪富,一船货到手,就够咱们带回去快活好几年,只抢两次哪够?”
闻言,副手脸上的犹豫渐渐褪去,眼里也泛起了贪光。
倭人早知大梁商人富裕,日日馋的眼冒绿光,早派人去交南打探过消息。待消息传回,倭人内部便争论起来,该朝宣州下手,还是往赢州动心思?
不过这场争论没持续太久,就有人提及了关键处,那便是赢州虽也渐渐富裕,还有不少好东西,可赢州从不主动去番邦做生意,只等着番邦船上门。
倭人若要抢赢州,只能抢那些从赢州购得货物的番邦货船,可倭人手里的火器,本就是通过番邦人购得的,谁知道那些番邦货船上有没有和倭人一样的火器?说不定比倭人的还厉害,哪有抢大梁人稳妥?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最终便把抢掠对象定在了宣州。
毕竟大梁人总觉得自己是天国上朝人,打心底看不起番邦小国,即便与番邦做生意,也从没想过要从番邦买武器。
殊不知眼下大梁人手里的弓箭刀枪,在火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倭人抢宣州商船简直是易如反掌。
事实也确实如此,先前几次劫掠,宣州船队对他们而言,就如绵羊于饿狼,轻易便能得手。
头目走到洞口,望着远处黑沉沉的海面,海风卷着咸腥味扑在脸上,“先前听说赢州王爷带着赢州战船来宣州,我还真提起了点心神,毕竟赢州那战船的名头,在番邦那边也听过,属实可怖。”
“可现在看来,那王爷怕也只是个摆样子的,想用商船引咱们上钩?正好,咱们就将计就计。”他猛地转身,看向围在身旁的一众倭人,“咱们兵分两路,两艘船先潜伏在暗礁区,只要他们的商船一动,另外三艘船便去追商船,再故意装作不敌的模样,把他们往暗礁区引。”
他语气狠厉,“那暗礁区水浅礁多,他们的大战船又大又沉,进去了根本转不开身,只能任咱们宰割。”
副手眼睛瞬间亮了,连忙应道,“大人英明。”
可随即又有些犹豫,“可……可听说赢州也有火药,还有赢州的改良弓箭,万一他们的火药威力更大,弓箭……”
倭人头目直接打断他,语气满是不屑,“他们的火药难道能及得上咱们手中的神枪?我看他们的火药就是样子货,顶多弄些烟花炮仗,成不了气候。”
其他倭人也纷纷应和,“大人说得对,大梁人只会做生意,哪懂怎么用火药。”
“就是,他们的弓箭再快,也快不过咱们的铁弹。”
“再说了,咱们的船小灵活,就算他们想用火药进攻,能不能打中还两说。”头目接着道,“等他们的船困在暗礁区,咱们只要把船上的人枪杀,就能抢了他们的战船。”
他眼神里的贪婪更甚,“说不定还能把那个王爷抓起来,听说大梁王爷都金贵得很,抓到他,让宣州人拿赎金来赎,又是一笔大买卖。”
倭人们顿时炸开了锅,一个个摩拳擦掌,脸上满是嚣张的笑意,根本没把雁萧关的计划放在眼里。
倭人首领亦跟着笑了,笑得格外狠辣,露出一口泛着黄渍的牙,再说了,他们可还藏着后手呢。
不过虽未将雁萧关放在眼中,倭人头目到底还是有些心机,担心阴沟里翻船,仍派了人去宣州探查赢州的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