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更多的是庆幸,庆幸当初在执念之下研制出了每月发作一次的毒药,庆幸他熬过了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庆幸自己能陪在他身边。
雁萧关反手抱住明几许,下巴抵在他的发顶,感受着怀里温热的体温与有力的心跳,积压多年的沉重在这一刻尽数消散。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徜风安静地卧在一旁,小狼崽们依偎在脚边,整个山坳里,没有了过往的阴霾,只剩下彼此相拥的温暖与安心。
“都过去了。”雁萧关轻声道,声音里满是释然,“以后有你在,再也没有那些糟心事了。”
明几许埋在他肩头,用力点头,“嗯,以后有我,我会护着你,再也不让你受半分委屈。”
两人相拥着,任时光静静流淌,那些尘封的往事,终于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归宿。
斑驳光影之中,雁萧关与明几许相拥着坐在干草堆上,周围的小狼崽们早已困倦地蜷缩成一团,徜风也慵懒地趴在一旁,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过地面。
雁萧关时不时伸手拂去明几许发间的草屑,指尖划过时动作轻柔得不像话,明几许靠在他肩头,伸手把玩着他腰间的腰带,偶尔抬头,与他四目相对,眼底的情意浓得化不开。
“对了,”明几许忽然想起一事,抬头看向雁萧关,眼底满是疑惑,“弘庆帝当初是如何看出你非他亲子,反而与陆将军有关的?”
雁萧关闻言,伸手过去握着明几许的手,随后带着他的手缓缓下移,一直顺到自己的后腰处,停在腰侧偏下的位置,“还记得这里有什么吗?”
明几许一怔,他自然知晓那里有一块铜钱大小的胎记,形状像是一片蜷缩的叶片,边缘带着淡淡的浅棕色,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他们肌肤相亲数次,他自然知晓雁萧关后腰有胎记,只是从未深究过来历。
“这胎记……”明几许刚要开口,便见雁萧关眼底泛起一丝复杂的光。
“陆将军、陆少将军,包括从南,他们身上都有一块一模一样的胎记。”雁萧关的声音轻了些,“不大,都是铜钱大小,形状分毫不差,应是陆家世代遗传的印记。”
明几许瞬间恍然大悟,“所以弘庆帝是看到了你的胎记,才知晓你的身世?”
“嗯,胎记位置虽隐秘,可陆将军与父皇是少年时的结义兄弟,情谊深厚,自然知晓陆家独特的胎记。”雁萧关点头,“又有母妃将一切托出,再加上这胎记作为佐证,父皇便彻底确认了我的身份。”
明几许伸手轻轻抚摸着那块胎记,心头百感交集,谁能想到,这块不起眼的印记,竟藏着如此曲折的身世秘密,也成了雁萧关在深宫之中,得以保全性命的隐秘契机。他抬头看向雁萧关,眼底满是温柔,俯身在他唇角印下一个轻吻,“无论如何,谢谢你坚持活着……”
让我能遇见你。
雁萧关笑着加深送上门的吻,伸手将他紧紧揽入怀中。阳光正好,风声温柔,两人相拥的身影,在狼山的晨光里,成了最温暖的风景。
好景不长,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狼筝快步走来,神色焦急,“先前回大梁报信的亲卫赶来了,说有紧急要事禀报。”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站起身,刚整理好衣袍,亲卫赶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急切,“禀住上,西域联军现正包围明州城,眼下城防危急。”
诺玛与使臣也匆匆赶来,脸色皆是凝重。
“什么?西域联军?”雁萧关脸色骤变,心头一紧。
诺玛快步上前,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厉先生,这事恐怕与火罗国脱不了干系,前些日子火罗国主找我们商议联盟,条件之一便是让我们一起攻打大梁,只是我们一直拖着没应。”
雁萧关闻言,眼神锋利盯在她面上,“你们为何不愿联盟?”
孔雀国使臣叹了口气,沉声道,“一来,我们在西域过得自在,月国、孔雀国皆是富庶之地,没必要为了火罗国的野心,牺牲子民的性命去打一场没把握的仗,战乱一开,商路断绝,损失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二来,火罗国如今虽有火器,却也只是仰仗外力。且他居然不自量力的想做联盟的主导,让我们当炮灰,我们两国在西域立足多年,怎甘心被原本居于末流的火罗国主压制?”诺玛接着说道,语气带着几分不屑,“更何况,大梁是天朝上国,国力强盛,火罗国即使有利器,可大梁奇人异事无数,焉知无克制之法,想以卵击石,我们可不愿陪着送死。”
面前两人不正是来自大梁?想着,她的眼神在雁、明两人身上转了一圈,意思再明显不过。
雁萧关点头,心中了然,西域联军会突然发难,怕是火罗国早准备好的计划,怕拉拢不成,干脆联合其他小国组成联军,想先拿下明州,给月国、孔雀国等西域大国信心,再联合西域众国齐图大梁。
“主上莫慌,”亲卫忽然开口,连忙补充道,“大柱将军已经带着火器和火药包赶去明州相助。”
雁萧关猛地看向他,眼中满是惊讶,“大柱怎么会去明州?”
明几许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背,解释道,“在去火罗国的路上,我听说龟兹等国也有了火器,等到达火罗国,听闻月国、孔雀国齐聚火罗国都城,料到西域各国会生事,所以提前送信让大柱将军驰援明州。”
“多亏有你。”雁萧关心中一暖,反手握住明几许的手,语气满是庆幸。
可转念一想,他又皱起眉头,“虽有大柱相助,明州状况仍未可知,我们不能再耽搁了。”
接下来雁萧关与众人快速交代了后续,狼筝照看留下的外邦人,月国与孔雀国使臣即刻回国调工匠前来,他与明几许则先行赶往明州。
徜风似是知晓他们要离开,一直跟在两人身边。到了山口,见雁萧关与明几许翻身上马,它上前蹭了蹭他们的手背,随后扬起脖颈,发出悠长的狼嚎。
银狼们纷纷呼应,声音回荡在山谷间。
两人勒马回头,对着圣狼与狼山众人拱手告别,随后催动马匹,朝着明州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过沙漠,扬起尘土,身后的狼嚎渐渐远去。
第266章
明州城的午时, 日头正毒,城墙上的守军们抹着额角的汗水,刚要换班歇息, 城西的天际突然被一片阴影笼罩。
“那是什么?”一个年轻的士兵眯眼望去, 随即脸色煞白,声音发颤, “是……是西域联军,怎么又来了这么多人。”
城楼下,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西域兵马列成整齐的方阵,十余门火炮黑黝黝的炮口直指城墙, 六十余架投石机旁, 士兵们正忙着装填巨石,马蹄声、器械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城楼上的守军们如临大敌, 纷纷握紧武器,眼神里满是恐惧。
“都慌什么!”
一声厉喝陡然响起, 压过了城楼上的骚动。
陶臻身披厚重的铠甲, 大步流星地走上城楼,腰间的佩刀随着步伐碰撞着甲胄, 发出“铿锵”的清冽声响。他面容冷峻, 眼神锐利,周身的气场瞬间稳住了慌乱的人心。
城垛边的士兵们下意识地侧身让开, 陶臻走到城墙边缘,扶着冰冷的城砖,目光如刀般扫过城下的敌军,从密密麻麻的方阵,到黑黝黝的炮口, 再到忙碌的投石机,每一处都看得仔细,脸上却没有半分惧色。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清晰地传到城楼上每一个士兵耳中,“全军,备战。”
守军们握紧手中的武器,原本恐惧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陶家军在明州驻守数年,虽未与西域兴起大战,小规模交锋却不断,无论如何,就算敌军来势汹汹,他们也要守住明州,守住身后的百姓与家园。
陶臻身边副将上前,“将军,敌军兵力至少六万,与我军兵力相当,可敌军却又威力惊人的火炮这仗……不好打啊。”
“不好打也要打。”
大柱和陆从南一起走近,“陶将军熟悉城防,末将建议立刻带人去清点火油、火药和滚石,确保每个城角都有充足的物资。另外,派人盯着城中那些大户,别让他们趁机作乱。”
陶臻并非独断专行之人,闻言当即采纳了建议,对身边的副将挥了挥手。
副将转身刚要离去,陆从南却突然叫住了他,犹豫着说道,“任副将,城中百姓已数年未经历过大战,若是听到炮声,恐怕会起慌乱……”
“慌也得扛着。”陶臻打断他的话,语气坚韧,“你去告诉百姓们,战乱将起,不得添乱,违者战后重处。”
可话音刚落,城中便突然传来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