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姜满微有怔然。
  原来洛长安接管明正司的时候……比外面的传言还要更早一些。
  她出神许久,周瓷也没再说下去,只静静陪在她身边,望着她灯下的侧影。
  直到堂门传来一声响动,周瓷踱去门畔,唤了声:“殿下。”
  烛火飘摇,洛长安立在门前,望来的目光微微闪烁着。
  他朝周瓷点了头,走上前:“小满,你来寻我?”
  第28章
  姜满抬起头,本欲起身行礼,又被他按下了。
  她只得重新坐在太师椅上,唤他:“殿下。”
  周瓷默默退了出去。
  “我来还殿下的令牌。”
  姜满将铜令交还给他,“这样重要的东西,殿下如此草率地交给我,若不慎落入旁人手中,怕是要乱套了。”
  洛长安接过,转身倚在长案侧,面对着她。
  在外奔波许久,他眼底染着倦意,垂落的指腹在铜令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姜满一抬眼,望见洛长安腰间配着柄木质的剑鞘,才想起他的剑鞘曾被她扔在了京郊的小院外。
  姜满丈量着剑鞘尺寸,盘算了京中铸造剑鞘的地方。
  心中有了成算,姜满问:“殿下看起来很累,是入宫时陛下说了什么?”
  洛长安点一点头。
  “秋岁宴之事我本留有后手,若曲红绡无法脱罪,会设计其更名换姓,假死离开。”
  他的嗓音里也染了倦,言辞缓缓,“但我终究算少一步,未曾料及今日之事,未料横生枝节,秦让会直接闯入大牢将人劫了去。”
  “秦让本于殿上出言不逊,如今又行径荒唐,陛下震怒,命皇城司指挥使顾谨序捉拿二人。”
  “我虽已让阮朝去寻,但陛下知道我曾私自处置严知州,对秋岁宴之事的背后亦心知肚明,他对我有所警告,明正司不好明目张胆参与其中。”
  姜满望着他微沉的双眼,重复了一遍:“皇城司,顾谨序。”
  洛长安点头:“顾将军的长子,去岁上任皇城司。他的动作向来很快,幸而性子朴直,不然若用些手段,怕是很快便能捉到秦让与曲红绡。”
  姜满垂首,心下泛起思量。
  皇城司的指挥使,顾将军的长子,她所猜不假,正是传言中对顾嘉沅宠惯至极的,她的兄长。
  正想着,眉间点上一寸凉意,洛长安声音随着那抹凉一同落下来:“放心,此事我会想法子处理,你不必烦忧。”
  他的嗓音轻柔而沉着,如他抚过她眉心的手,轻而易举将人的心绪抚熨妥帖。
  堂内安静,许久,姜满抬手,轻轻握上他的掌心。
  她抬起睫羽,那双黑白分明的眼也被烛火照亮。
  “不日后便是秋狝,殿下可有听闻,今岁的观秋会就在三日后,是由六殿下主持。”
  她望着他,忽而提起秋狝一事来,“臣女不擅射箭,想在观秋会前请教殿下,不知殿下几时得闲,伤势可能允许?”
  洛长安伸出的手臂僵了僵,掌心全然是她手指柔柔的触感,来不及思量,已先点了头。
  “三日后,时间不多了。明日午后我在明正司等你。”
  堂门叩响两声,是阮朝携人回来复命。
  姜满收回手,朝他弯了弯眼睛:“那便先多谢殿下了。”
  几人自城外而归,带回了曲红绡与秦让的消息,姜满在旁听过,见天色已晚,告辞回府。
  小猫在寝院里等她,见她回来又扑上去,脑袋软软,颈上的小鱼坠子乱晃。
  姜满抱着它到茶室,煮了壶水来沏茶,又磨墨提笔,给元陵写信。
  入了秋,燕京的气候凉爽,不过一场夜雨,林间已有了落叶。
  秋岁节的宫宴盛大,宴上的菜肴也精致,许多都是元陵见不到的样式。宴上结识了六公主和两位燕京的贵女,都还算好相与。节岁的街巷热闹,街上有许多稀奇的花灯,京郊的景色也好,月亮……
  姜满顿了顿笔。
  笔尖的墨在纸上氤氲开,盖住了月亮。
  姜满收了动作,将笔搁在一旁。
  她想起父亲。
  十五的月亮很漂亮,盈盈一轮圆月高悬于顶,她心头的月亮却再难全了。
  怀里的小团子不知何时睡去了,姜满轻蹭了下它柔软的发顶,转而写起小猫。
  在信中说过燕京种种,又问候过家中人的身体,写到兄长时,姜满再次顿了笔。
  筠山……当年之事与长公主脱不开干系,但她为皇上亲妹,当年既能全身而退,更盘踞太康多年,培养自己的势力,怕是要有切实的罪证才有机会撼动。
  眼下曲红绡之事未完,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笔尖微滞,姜满重新蘸了墨。
  家书途径的驿站太多,她终究没有提及兄长与洛长安的结识串通,只是拜托他一定要守好姜家,又顺带着关心了他的婚事。
  写好书信,姜满折起信纸,塞到信封中。
  许是身上倦怠,这一夜她睡得还算安稳,鲜少没有做梦。
  醒来时已是天光大亮。
  出发的时辰尚早,到了明正司的时候,洛长安还没有回来。
  经他提早嘱咐,周瓷几人虽都不在明正司中,守卫却认出姜满,请她进了门。
  接姜满入内的是个名叫陶曦的小姑娘。
  陶曦年岁不大,见了姜满,小雀一样围在她身旁,一迭声地唤她“姑娘”。
  姜满随她朝内走,边听她说着:“殿下今晨交待说姑娘要来,若姑娘来时他还未回来,便让属下先带姑娘到武场去。”
  姜满点点头:“三殿下这两日好像很忙。”
  “岂止这两日呀。”
  陶曦眨着眼,“殿下常有事务在身,平日里几乎都在外奔波,属下自被周司使带回明正司,都没见过他几面呢。”
  姜满点点头:“这样啊……”
  那的确是很忙了。
  说着话,二人已走到武场。
  姜满朝四下瞧了瞧。
  或是因正午的日光过于炽烈,又或是洛长安提早交待,除却她与陶曦,方圆之内再无旁人。
  姜满在兵器架前停下,提起一张长弓。
  陶曦在旁道:“原来姑娘要学射箭呀?”
  姜满拎着长弓,问她:“你可会射箭?”
  陶曦笑了笑:“只同周司使学了些皮毛,不足以指点姑娘。”
  姜满弯弓搭箭:“皮毛也足够了,帮我瞧瞧罢?”
  --
  洛长安回到明正司时,武场上的两个姑娘已然熟稔起来。
  陶曦正从旁指点,姜满端着手臂练习,一箭射出,箭矢射偏在靶侧。
  听到身后动静,姜满转回头来,远远朝洛长安挥了挥长弓。
  “殿下。”
  洛长安眼中带着笑,脚步加快了几分:“来的这样早?”
  陶曦弯身行礼,亦唤了声:“殿下。”
  洛长安朝她点点头,示意她不必多礼。
  他伸手去讨姜满手中的弓箭,边道:“小满比我初学射箭时要用功多了。”
  姜满递去长弓:“左右没什么事做,先自己
  练习试试,让殿下见笑了。”
  长弓脱手,指尖却被他一并牵在掌心。
  陶曦见状,忙拔腿溜了。
  洛长安牵过姜满的手,展开她的指节,果然见她掌中被弓箭磨红了一片。
  他轻叹一声,自旁取来护腕戴在她腕上,又自袖中取出枚玉韘来戴在她的指节。
  “那日你在京郊用过的弓箭与武场上的差不多,比木弓重些,弓弦也锋利,需得带上这些。”
  洛长安抽紧绳结,垂首为她绑起护腕,边道,“我听闻你常日里并不喜参加京中的宴会,那些帖子也一向请不去你的人,不想你这次会应下,还如此认真。”
  “因为要救人。”
  姜满不打算瞒他,径直说明,“观秋会会聚京中贵女,顾指挥使的妹妹顾嘉沅也会前去。”
  洛长安抬眼:“是曲红绡与秦让的事,你要从顾小姐入手?”
  姜满点头:“此前我几番推拒,加之秋岁宴上拂了她的面子,恐怕她到如今也看我不大顺眼,想与她交好怕是很难。”
  顾家以习武立本,顾嘉沅亦擅骑射,她才想到从此入手。
  “倒是个另辟蹊径的办法。”
  洛长安绑紧绳结,检查了她的护腕,“动一动,试试如何?”
  姜满活动手腕,又曲了曲指节:“刚好合适,多谢殿下。”
  洛长安拿起弓箭,交到她手中。
  “呼吸放稳,无需绷紧肩膀,手臂放松。”
  他抬起她的手臂,又将她的手肘向上扶了些,点一点她的虎口处,“着力处在这儿,如那日一样,手腕压平。你要小心些,武器伤人亦有可能伤己,不管用弓箭或是其他,不要一心想着伤人,要先护好自己。”
  姜满持弓搭箭,顺着他所言调整,却一时沉不下心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