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偷愉> 第22章

第22章

  陈以声笑意更深:“你都用‘您’了,我们可是两代人。”
  池锦赶紧改口:“哎呀,你不许这么说了。”
  “你在公司里和谁聊得比较来?欧阳媛、秦显成吗?你们年纪差不多大。”
  “……这不会是钓鱼执法吧?我们可不是小团体。”
  池锦都有点后怕了。
  “只是闲聊。”
  “嗯……其实就是他们俩。虽然也有差不多年纪的编辑,但是不大熟悉。最近除了他俩可能就是小段,因为他是工作了才考的研究生,就比我小一岁。”
  “小段编辑资质一般,但确实比较努力。”陈以声语气平稳,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掠过池锦的脸,“他特意找过我,话里话外都透着非你不可,说编辑部里他最信任你、最愿意跟着你学,觉得你最耐心也最可靠。所以,他非常迫切地希望,实习期能由你来带他。”
  这话听着,倒把她和段兴澈的关系衬出几分暧昧来。
  她抬眼看向陈以声,却见他正慢条斯理地夹起那块鱼腹肉,神情依旧淡然,仿佛刚才那番话只是寻常转述。
  可池锦分明捕捉到他放下筷子时,指节在桌布上极轻地叩了一下。
  第20章 .送养大饼
  池锦飞快地垂下眼,盯着自己碗里的米饭,感觉脸颊有点发烫。要解释吗?解释什么?她和段兴澈清清白白,可陈以声这话转述的……
  池锦扒了口饭,然后淡定道:“小段人是不错,挺踏实的。不过实习带教这事,其实我也不起主要作用,还是要看团队氛围和编辑部资源分配,是吧?”
  她把问题抛回给陈以声,既是职场应对,也是想看看他的真实态度。她没提段兴澈的“迫切”,也没解释任何“暧昧”,只是把焦点拉回到工作流程上。
  “当然。”陈以声点点头,目光再次落在池锦脸上,带着点审视的意味,“所以,你的意愿呢?抛开段兴澈的‘个人偏好’,你自己觉得带一个新人,现阶段精力允许吗?或者,你更倾向于专注手头的专栏?”
  “其实我现在没有新专栏,也没有什么好
  的选题思路。况且小段都跟我屁股后面叫了好几天师父了,也不能反悔。”池锦用轻松的语气说道,“至于带教嘛,领导安排我服从,他不嫌弃我不够格就不错了。当然,您亲自带他,规格更高,小段肯定求之不得。”
  “他点名要你。”
  段兴澈是个好孩子,池锦不希望他被主编视为“麻烦”。她立刻替他美言:“小段勤奋刻苦,不爱抱怨,又会来事,我挺愿意带带他的。”
  陈以声点点头:“好。那你们一起努力。我的规矩还是那样,公事公办,资源不会倾斜。”
  ……
  午饭后面试继续,视频接通,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略显凌乱但充满青春气息的房间。墙壁上贴着各地文旅冰箱贴和“考研加油”的标语。一个寸头、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孩出现在屏幕前,笑容灿烂,带着点学生气的腼腆。
  “哈喽哈喽!哥哥姐姐好!”小吴声音清脆,“哇,这就是大饼吗?好可爱啊!比照片上还圆乎!”
  陈以声微微颔首:“你好,吴先生。感谢你参与领养沟通。”
  他语气温和,但池锦能感觉到他审视的目光在扫视着背景里堆放的行李箱和散落的复习资料。
  “不客气不客气!我超喜欢猫的!”小吴兴奋地展示她准备好的猫窝、猫抓板和一堆玩具,“看,我都准备好啦!虽然地方有点小,但我保证给它最好的!”
  池锦微笑着问:“小吴,你备考状态怎么样?压力大吗?”
  “还好啦!”小吴摆摆手,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就是时间比较紧,每天要学十几个小时。不过考不上就不考啦,我带大饼去各地旅游!”
  陈以声适时开口,问题切中要害:“你的备考计划大概持续多久?之后如果考上研究生,或者没考上选择工作,居住地和生活状态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动。频繁更换环境对猫咪,尤其是像大饼这样性格比较敏感、刚稳定下来的猫,可能会是很大的应激源。你考虑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吗?”
  小吴的热情明显卡顿了一下,他推了推眼镜,认真思考:“这个……我确实想过。如果考上,我会尽量在学校附近租个稳定的房子,带着它。如果工作……可能初期会比较奔波,但我会尽力安顿好它再找工作,或者找允许养宠物的合租。我不会丢下它的!”
  池锦注意到他书桌上那本翻得卷边的《考研政治核心考案》,还有旁边摊开的密密麻麻的笔记,轻声补充:“猫咪需要稳定的环境和持续的照顾,即使是它们安静的时候,也会需要关注。备考期间,你每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学习,真的能保证在它需要互动、或者出现突发情况,比如生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吗?”
  小吴沉默了几秒,脸上灿烂的笑容淡了些:“我……我会尽力的。我可以调整作息,早起一点晚睡一点陪它玩。我真的很想养它……”
  陈以声和池锦交换了一个眼神。小吴的热情和诚意毋庸置疑,他给猫准备的东西也很用心,但“尽力”这个词背后潜藏的不确定性,以及备考期本身的高压和潜在变动,确实让人担忧。
  “我们了解了,谢谢你的坦诚和准备。”陈以声语气平和,“祝你备考顺利。”
  挂了视频,陈以声没有立刻打给下一个人。他似乎在等池锦解释。
  “其实你看他准备挺多的,人也很热情。而且是这些候选人里向我表达爱猫意愿最强烈的。”池锦看着“小吴”名字旁的“x”挠挠头,“我只是想如果我是猫的话应该比较想去他家……”
  “热情不能当饭吃,尤其对猫来说。‘尽力’这个词,对依赖性强的小动物来说,风险太高。他的人生正处于剧烈变动的路口,不该再背负一个同样需要稳定的生命。”
  池锦知道这个人选他不满意,其实在发给他名单的瞬间她就知道小吴不会被选择。
  陈以声低声说:“就像你说的,一个人待久了会没安全感。猫也一样,甚至更敏感。”
  池锦没想到自己的话会被他这样提及。
  “好了,王阿姨在等待沟通了。咱们开始吧。”
  与前几位不同,王阿姨的视频背景是温馨整洁的客厅,阳光透过纱帘洒在铺着整洁桌布的茶几上。一位满头银发、戴着细框眼镜、气质温婉的阿姨端坐在藤椅上,笑容慈祥。
  “你们好呀。”王阿姨的声音温和舒缓,带着老一辈教师特有的清晰吐字,“我女儿在拿手机帮我视频呢,我这老太婆玩不通这些新玩意儿。要是出了岔子,你们要及时告诉我哦。”
  无奈又温柔的画外音响起:“妈,您就放心吧。”
  “王阿姨您好。”陈以声和池锦都放轻了声音,不自觉地带上几分恭敬。
  “你们好。”王阿姨笑眯眯的,“听小姑娘说,你们在给一只橘猫找好人家?我啊,老伴儿走了几年了,孩子们工作忙,家里就我一个人。退休了,时间多,就想着有个伴儿,说说话,家里也热闹点。”
  她身后,一只老旧的布艺沙发扶手上搭着钩针的沙发巾,旁边小几上放着一个玻璃糖罐和几个相框。
  池锦注意到阿姨家里非常干净整洁,一切都井井有条,轻声问:“王阿姨,您以前养过宠物吗?”
  “养过一只京巴,叫毛毛,陪了我十几年,老走了。”王阿姨眼神里掠过一丝怀念,随即又笑起来,“猫和狗不一样,我晓得。我特意问过以前养猫的老同事,也看了不少书。猫更独立,但也需要人疼。我就喜欢这种安安静静、能互相陪伴的感觉。”
  陈以声关注的是更实际的问题:“阿姨,大饼是只成年公猫,虽然现在看着懒,但精力还是有的。它偶尔晚上可能会比较活跃,跑跑跳跳,或者早上五六点饿了会叫。您睡眠质量怎么样?能适应吗?”
  王阿姨摆摆手,笑容依旧温和:“人老了,觉本来就轻。毛毛以前也这样,早上要出去遛。猫叫几声怕什么?我早上也起得早,正好给它弄吃的。再说了,它要是真闹得厉害,我就起来跟它说说话,给它念念报纸,保管它一会儿就安静了。我教了一辈子孩子,还哄不好一只猫?”
  池锦被阿姨的乐观感染了,也笑起来:“阿姨,大饼挺重的,抱它或者给它剪指甲、喂药的时候,可能会需要点力气……”
  画外音道:“放心,有我呢!”
  王阿姨道:“我看你们俩也是细致人。这猫跟了你们一阵子,也是有感情的。你放心,到了我这儿,它就是我的小孙孙,我一定好好待它,让它享福。”
  池锦心头一暖,莫名想起了自己的姥姥。小时候姥姥给她织毛衣,她钻在姥姥怀里黏着不肯走,姥姥说她像只小猫,看到毛线就来捣乱。
  “我们会考虑的,感谢您的参与。祝您身体健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